央視聚焦水稻種植“新花樣”,中聯重科水稻有序拋秧機受熱捧
www.58vigo.com 2022-05-09
文章來源: 作者: 文章類型:普通
農機一響,種地不慌。5月5日,央視財經欄目《經濟半小時》聚焦春耕,講述新農民在農村空心化、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,運用中聯重科有序拋秧機等“利器”破解“種田荒”。在中聯重科有序拋秧機的助力下,不僅可以將水稻的產量提高一大截,還能省下不少人工,“玩”出水稻種植“新花樣”。
視頻報道中介紹,眼下水稻陸續進入播種期,在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酉港鎮鳳南村,當地種糧大戶周獻有正在使用中聯重科水稻有序拋秧機作業。2020年,周獻有還是使用的機插秧,但那一年一場罕見的寒露風讓他遭受了巨大損失,每畝產量只有400多斤,而往常每畝產量平均能有900多斤。寒露風是每年9月中下旬,寒露節氣前后,發生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一種低溫冷害,民間一直有“遭了寒露風,收成一場空”的說法,其危害性可見一斑。
也正是那次受災減產之后,周獻有就全面更新了設備,入手了一批中聯重科水稻有序拋秧機,將機插秧換成了機拋秧。中聯重科生產的水稻有序拋秧機,拋秧育苗是一個個獨立的缽體,育好的秧苗通過拋秧機上夾秧帶夾取之后,可以有序地分散、拋灑到田間。由于整個缽體一起拋,秧苗根系沒有受損,因此沒有返青期。沒有返青期,早稻成熟得更早晚稻種植就能相應提前,趕在寒露風到來之前,機拋秧的秧苗就能安全度過抽穗期。
▲中聯重科水稻有序拋秧機正在作業(來源:央視頻)
據了解,水稻有序拋秧機是中聯重科于2019年推出的新型農機,2020年開始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東北等水稻主產區進行大面積推廣,頗受農戶青睞。周獻有表示:“水稻有序拋秧機讓秧苗的安全系數更高、更穩當,最起碼不會受到寒露風的影響?!倍?,拋秧機一次可拋13行秧苗,效率更高,也更省肥。
實際上,近年來,中聯重科融合人工智能、5G、AI等新技術,用新技術賦能農機和農業的升級發展,研發出了無人駕駛拋秧機、動力換擋/換向及CVT拖拉機、智能水稻/油菜聯合收獲機等一系列行業“補短板”裝備,為水稻穩產增產提供機械化支撐。
▲中聯重科水稻有序拋秧機正在作業(來源:央視頻)
此外,中聯重科還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智能決策、精準作業,從而達到節肥減藥、增產增效的目標。目前,中聯重科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已經實現了高標準的農田改造,其溫度、濕度、降水量等農田小環境,都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設備進行全方位監控和數據采集,再經過后臺的分析、建模,從而實現對水稻全生長周期的管控。
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。中聯重科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,持續以新技術賦能農機和農業的升級發展,為“中國人的飯碗裝滿優質的中國糧”、助力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相關閱讀
- 2022-05-26交通運輸部:持證車輛快速放行!
- 2022-05-26凱斯紐荷蘭收購行業領先的噴霧機噴桿制造商
- 2022-05-25夏收第一鐮:數百臺東方紅小麥機出征記
- 2022-05-25江蘇聯合收購置應用情況調研報告
- 2022-05-25兩部門敲定!今年這些“綠色”農機機會大!
- 2022-05-25各地就《跨區作業證》發放出臺通知
中國農機工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. 凡本網注明"來源:中國農機工業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農機工業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中國農機工業網,http://www.58vigo.com/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它來源的作品,即“來源:XXX(非中國農機工業網)”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站聯系的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